
樂美扶貧工廠
群眾搬下山,如何實現穩得?地方政府采取多種措施讓他們通過勞動有收入有保障,才能安居樂業。網民們參觀了在牛牛壩鎮樂美扶貧工廠,這是樂山市援彝對口幫扶援建的扶貧工廠,網民們看見車間里數百當地彝族群眾在流水線上勞作,此工廠安置當地群眾就業527人。據了解,樂美扶貧工廠的建成投產為幫助牛牛壩易地移民搬遷集中安置點兩個社區的家庭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脫貧增收”的發揮了重要作用。

牛牛壩鎮北辰社區

牛牛壩鎮北辰社區

牛牛壩鎮北辰社區

牛牛壩鎮北辰社區

牛牛壩鎮北辰社區

牛牛壩鎮北辰社區

牛牛壩鎮北辰社區
在牛牛壩鎮北辰社區,網民們了解到,該社區為牛牛壩鎮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了群眾2211戶11070人。社區為拓寬就業渠道,強化就業服務,除了樂美扶貧工廠安置小區人員外,另外向外輸出勞動力643人;引進優秀農民工創建彝樂迪電子元件廠,安置就業160人;建成刺繡工廠,安置就業260人。同時社區推進產業發展,推動建成脆紅李、黃金梨基地1000畝,大棚蔬菜基地200畝,飼養量400頭的肉;2個,吸納更多社區搬遷群眾就業。在社區,網民們還參觀了對留守兒童的教學管理、德古進行調解工作等,社區秩序井然。

拉馬鎮拉木社區

拉馬鎮拉木社區

拉馬鎮拉木社區

拉馬鎮拉木社區

拉馬鎮拉木社區

拉馬鎮拉木社區
網民們還走進拉馬鎮拉木社區。他們在社區首先參觀了幼教點,看孩子們幸福地接受著教育。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看見老人們在按摩椅上免費按摩,還有社區工作人員為他們操作,看到了老人有人管。一行人還觀看了社區彝繡繡娘進行紡織,見到織出的一件件美麗衣裙。社區里月琴聲聲,網民們聽聞月琴大師的精彩演奏,美妙動聽。拉馬鎮是制作彝族口弦的最后一個村落,一行人還觀看他們制作口弦的技藝。在廣場里,還聽社區人員表達對易地扶貧搬遷的感恩之情。

洛俄依甘鄉小學校

洛俄依甘鄉小學校

洛俄依甘鄉小學校

洛俄依甘鄉小學校

洛俄依甘鄉小學校

洛俄依甘鄉小學校

洛俄依甘鄉小學校
網民們在洛俄依甘鄉小學參觀學生上課,觀看了千人課間操。據了解,這所學校辦學之初僅有1名教師教著19個學生的班。為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經過多年努力,現學校占地面積39996平方米,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4478平方米,活動場地面積13860平方米,有教學班級22個,在校生1203人,教師51名。2017年獲得一類學校“教學質量獎”二等獎,2018年獲得一類學校“教學質量。


網民們在縣文化館參觀了彝族實體建筑模型,觀看了美姑精彩的系列非特質文化遺產展演,主要是紡織、歌舞、樂器、克哲等展示。感受到近年來非遺傳承保護的成果,還有濃濃的民族文化氣息。
這支網民隊伍的人員有的來自山東、廣東、成都,不過大多來自州內各縣市,有基層群眾、網紅、大咖、電商達人,還有幾名攝影師。在涼山州委宣傳部組織下,各縣委宣傳部配合下,把他們聚在一起,網民們看到彝區深處巨變。
愛好彝族文化的吉斯小鷹覺得到美姑的非遺內容收獲很大,他認為美姑的非遺保存很好。許多網友感慨涼山的教育,微博博主斯圖卡一路走一路看,他覺得彝區教育與外面差距在迅速縮小。
美姑,彝稱“尼木美姑”,是大小涼山彝族的發祥地和腹心地,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涼山彝族自治州東北部,北接樂山馬邊縣、峨邊縣,毗鄰成渝雙城經濟圈。全縣幅員面積2573平方公里,轄18個鄉鎮、187個村(社區),總人口28.4萬,其中彝族占98%,農村人口100%為彝族。境內有耕地面積46.5萬畝,林地219.4萬畝,草地面積112.9萬畝,水域5.8萬畝,可納入碳匯交易面積168.28萬畝。最高海拔4042米,最低海拔640米,全年無夏,年均氣溫12.4℃,年均日照1790.7小時 ,年均降雨814.6毫米。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是全國彝族聚居程度最高,彝族傳統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區,享有“畢摩文化之鄉”“熊貓之鄉“美女之鄉”“摔跤之鄉”“南紅瑪瑙之鄉”“五鄉”美譽。

美姑姑娘
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在新時代黨的執政方略的正確引領下,涼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是涼山彝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涼山州組織開展“建州70周年網紅看涼山”活動,讓網民走進大涼山深處,以自己的視角,展示涼山70年來的建設成就,看涼山各族人民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勇擔使命,攜手前行,以實際行動迎接中共二十大勝利召開的精神風貌。
本次活動的主題是“彝區深處看變化”,活動深入大涼山彝族聚居區腹地,已經走過昭覺、布拖、金陽,美姑是第四站,之后還有雷波。
((宋明 董建中 鄭瀟))